企业解读复旦大学

企业百科

    复旦大学是中央部属、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 “七五”、“八五”、“九五”重点建设、全国首批7所“211工程”、9所“985工程”重点高校之一,也是国家首批“珠峰计划”、“111计划”重点建设的名牌大学和中国顶尖学府“常青藤联盟”(C9联盟)成员。“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旨在自强不息,教育强国;作为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府,百年复旦厚积薄发,现已发展成一所国际著名的综合性、研究型高校,并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砥砺前行。

一、简介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校名“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学校内迁重庆北碚,并于1941年改为“国立”;1946年迁回上海江湾原址;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复旦大学成为文理科综合大学;1959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
    上海医科大学创建于1927年,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医学院校。建院时定名为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1932年改名为国立上海医学院,1952年更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1959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85年改名为上海医科大学。
    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进一步拓宽了学校的学科结构,形成了文理医三足鼎立的学科格局,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二、师资力量
    2010年,学校有普通本专科生13237人,研究生13851人,留学生3805人(其中攻读学位的留学生2706人);另有成人教育、网络教育本专科生16611人。有专任教师2346人,其中高级职称1538人。
学校现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5人,其中双聘院士1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8人、讲座教授34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4人。有直属院(系)28个,设有本科专业7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4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154个(其中自设30个,专业学位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229个(其中自设51个,专业学位10个),并设有2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2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9个,总后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7个,“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5个,“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7个。
    学校已经形成“一体两翼”的校园格局:即以邯郸校区、江湾新校区为一体,以枫林校区、张江校区为两翼。占地面积244.3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49.23万平方米。此外,学校还拥有中山医院、华山医院等10个附属医院。
2005年复旦大学百年华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来贺信,希望复旦大学发扬优良传统,不断开拓创新,努力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综合性大学,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百多年来,学校在培养人才、创新科技、传承文明、服务社会方面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复旦师生谨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严守“文明、健康、团结、奋发”的校风;力行“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发扬“爱国奉献、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复旦精神,为民族的解放和振兴,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三、组织架构
党务部门

党办

纪委、监察、审计

组织部

宣传部

统战部

机关党总支
学生工作部(处)

研究生工作部

老干部工作处(老龄工作网)

保卫部(处)

武装部

行政部门


校长办公室

发展规划处

学科建设办公室

江湾校区管委会办公室

张江校区管委会办公室

研究生院

教务处

医院管理处

科技处

文科科研处

医学学科建设办公室

医学教育管理办公室

医学综合事务办公室
人事处

外事处

对外联络与发展处

外国留学生工作处

退管会(老龄工作网)

财务处

产业化与校产管理办公室

资产管理处

总务处

基建处

医学科研管理办公室

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办公室

四、管理者背景
复旦大学党委领导名单

党委书记 朱之文

党委副书记 陈立民
刘建中
王小林

党委常委 朱之文
杨玉良
陈立民

刘建中
王小林
陈晓漫

桂永浩
许  征
金  力

冯晓源
陆  昉
林尚立

秦莉萍   
纪委书记 刘建中


复旦大学行政领导名单
 
校长 杨玉良

常务副校长 陈晓漫

副校长 蔡达峰
桂永浩
许  征

金  力
冯晓源
陆  昉

林尚立
 
校长助理 丁光宏
五、复旦文化
校训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校风:文明、健康、团结、奋发
  学风:刻苦、严谨、求实、创新
  教学原则:通才教育,按类教学
  教学理念: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
  复旦精神:爱国奉献,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
校歌
  复旦大学校歌由刘大白作词、丰子恺作曲,
创作于1925年:
  复旦复旦旦复旦,巍巍学府文章焕,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无羁绊,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进展!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
  复旦复旦旦复旦,师生一德精神贯,巩固学校维护国家,先忧后乐交相勉;交相勉,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进展!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
  复旦复旦旦复旦,沪滨屹立东南冠,作育国士恢廓学风,震欧铄美声名满。声名满,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进展!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
校花
  白玉兰; 1913年3月,春寒料峭,复旦公学刚刚从吴淞迁入上海西区徐家汇的李公祠。庭院中有数株白玉兰树正在绽放皎洁的花环,幽香浮动,花姿娴雅,师生誉之为“花中君子”,以她为校花。1947年李登辉正式提议白玉兰为复旦校花。1986年,白玉兰被上海市民选为市花。
六、学术地位
  复旦大学是中央部属高校,首批全国重点大学,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是纳入国家“111计划”和“珠峰计划”首批大学,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九校联盟(c9)成员、21世纪国际大学联盟;综合实力在亚洲名列前茅,在全球享有较高声誉。

岗位解读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