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解读新华通讯社

企业百科

    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是中国的国家通讯社,法定新闻监管机构,同时也是世界性现代通讯社。新华社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建的重要宣传舆论机构,从诞生起就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肩负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发挥喉舌、耳目、智库和信息总汇作用,为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世界各地有一百多个分社,在中国大陆的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设有分社,有的地区还设有支社。新华社是中文媒体的主要新闻来源之一,同时使用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阿拉伯文和葡萄牙文发稿。

一、简介
  新华通讯社(Xinhua News Agency),简称新华社,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是中国国家通讯社,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性通讯社。它是涵盖各种媒体类型的全媒体机构。
  新华社的前身是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成立的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1937年1月在陕西延安改为现名。新华社总部设在北京,在全国除台湾省以外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设有33个分社,在台湾省派有驻点记者,在一些重点大中城市设有支社或记者站,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设有分支机构,在境外设有160多个分支机构,建立了比较健全、覆盖全球的新闻信息采集网络,形成了多语种、多媒体、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用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葡萄牙文和日文8种文字,向世界各类用户提供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网络、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和经济信息产品。
    新时期特别是近年来,新华社全面推进战略转型,加快由传统新闻产品生产为主向现代多媒体新闻信息业态拓展、由面向媒体为主向直接面向终端受众拓展、由立足国内为主向有重点地更大范围参与国际竞争拓展,大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着力实施“阵地前移”战略,充分发挥党和人民喉舌、耳目、智库和信息总汇的作用,初步建成融通讯社业务、报刊业务、电视业务、网络业务、金融信息业务、新媒体业务和多媒体数据库业务等为一体的全媒体机构,逐步探索出一条事业体制为主导、与市场经济成功对接、多元运营体制并存的事业发展新路子,舆论引导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不断提升,在国际传媒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与日俱增,正阔步向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性现代国家通讯社和国际一流的现代全媒体机构加速迈进。
  新华网是新华社主办的中国重点新闻网站,被称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网站”,每天24小时以7种文字、通过多媒体形式不间断地向全球发布新闻信息,全球网站综合排名稳定在170位左右。开通31个地方频道,承办中国政府网、中国平安网、中国文明网、振兴东北网等大型政府网站,形成了中国最大的国家级网站集群。创办新华网产业园区,为进一步拓展全媒体业态打下了基础。与中国移动合作推出“盘古搜索”,着力打造“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搜索引擎。
    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是新华社主办的跨国新闻电视台,电视新闻采集量日均800分钟,居国际电视新闻行业首位。开通的中文台、英语台24小时不间断播出新闻节目,节目卫星信号实现全球覆盖,并进入美国、欧洲、亚洲等国家和地区有线电视家庭终端,建成亚太卫星台、北美卫星台、非洲卫星台等11个直属台和合作台,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创办手机电视台、网络电视台,并与中文台、英语台一同在苹果产品终端上线,在利用新媒体全球传播渠道方面取得突破。
  金融信息平台“新华08”,是新华社采用先进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自主研发的综合性金融信息服务平台,被列入国家“核高基”项目予以重点扶持。其产品内容涵盖宏观经济、外汇市场、货币市场、证券市场等诸多领域,形成以PC终端为核心,视频终端、网站和《金融世界》杂志同步发展的多终端产品业态,受到海内外用户好评。充分运用资本化、市场化手段,上海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北京国家金融信息中心、大庆国际石油资讯中心建设快速推进,全球第一家金融信息交易所正式开业。
  新华社主办的中国全球图片总汇是国内规模最大、内容最权威、产品最丰富的新闻图片库,海内外签约摄影师总数超过8000人,每天实时更新各类新闻图片、图表2000余张。大力推进图片产业化,创建中国国际文化影像传播有限公司,创办“新华影廊”并在海内外多个城市开展,延伸图片产业链,推出“新华典藏”,在海内外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等多个大型图片展。新华社还拥有国家级的中国照片档案馆,馆藏照片超过500万张,其中最早的拍摄于19世纪末的清朝。
  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是中国媒体行业最大的多文种多媒体数据库,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多媒体数据库之一。截至2010年底,已存储1.2亿条文字信息,1000多万张新闻图片和图表,3.5万多小时音视频新闻信息,并与日俱增。通过不断改造提升,将逐步建成多语种、多媒体、全方位展示新华社新闻信息产品并直接面向海内外终端受众的现代商业数据库。
  新华社编辑出版并公开发行20多种报刊,包括《新华每日电讯》、《参考消息》、《经济参考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现代快报》、《现代金报》和《瞭望》、《瞭望东方周刊》、《环球》、《财经国家周刊》、《半月谈》、《中国记者》、《摄影世界》、《金融世界》、《世界军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中、英文版)等,单期总发行量最高时超过1000万份。
  新华社注重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发起并成功承办世界媒体峰会及主席团会议、“国际儿童日”大型公益活动和24小时环球直播报道、“关注贫困全球摄影大赛”等全球性重要会议、重要活动。新华社是许多国际新闻组织成员,目前已同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通讯社或新闻机构签署了新闻交换、人员交流和技术合作等方面的合作协议[1]。
  现任社长、党组书记李从军,总编辑何平,副社长龙新南、庹震、周锡生、周树春,中纪委驻社纪检组长刘越,秘书长张锦。
二、历史沿革
  新华社,全称新华通讯社(Xinhua Press),是中国地区最大的新闻通讯社。新华社的前身是红色中华通讯社,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成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最早的新闻机构。1934年10月,红色中华通讯社随中央红军长征。1937年1月,为适应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根据中央的决定,在延安更名为新华通讯社。
  1940年12月30日,新华社创办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1944年9月1日,又开办了对国外英语广播。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晋绥、晋察冀、山东、华中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相继成立分社。当时,由于敌人的分割封锁,新华社成为抗日民主根据地对外发布新闻的唯一渠道。
  解放战争时期,新华社事业迅速发展。1946年5月,新华社总社改组机构,同时向各主要战场派出随军记者或记者团。之后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各野战部队陆续建立前线分社和野战军总分社,在各兵团和军建立分社和支社。1947年3月党中央机关撤离延安,新华社留小部分人员组成工作队,跟随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转战陕北;大部分人员转移到河北省涉县坚持工作。此时《解放日报》停刊,新华社担负着中共中央机关报、通讯社和广播电台的任务,成为党中央指导全国革命斗争的重要舆论工具。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华社逐步统一和调整了全国各地的机构,成为集中统一的国家通讯社。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华社在强化国家通讯社职能的同时,开始建设世界性通讯社。1983年经党中央批准,新华社加快了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的步伐。
三、党中央直接领导
  新华社工作始终是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进行的。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撰写过100余篇新闻稿件,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同志也都为新华社撰写、修改过大量稿件,瞿秋白、博古、杨尚昆、廖承志、胡乔木等曾先后担任过红中社和新华社的主要领导职务。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新华社工作作过许多重要指示。1955年,毛泽东同志要求新华社把地球管起来,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195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新华社要向着世界大的通讯社的方向努力”;粉碎“四人帮”重新工作后,小平同志视察了新华社并作“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的题词。
    1991年,在新华社建社60周年之际,江泽民同志为新华社作了“努力学习,深入实际,为党的新闻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的题词,并到新华社视察。1995年1月12日,江泽民同志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了新华社党组的工作汇报,指出:新华社播发的新闻不仅对国内舆论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对世界舆论也产生重要的影响。中央要求把新华通讯社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世界性通讯社,使之同我们国家的地位和名望相适应。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新华社工作给予了高度关心和重视。200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到新华社视察,传达胡锦涛同志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六项指示精神,对新华社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为新华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四、机构设置
    内设机构
    管理职能部门:办公厅,总编室,总经理室,人事局,外事局,计划财务管理局,离退休干部工作局,机关党委,监察局,通信技术局
  采编职能部门:国内新闻编辑部,国际新闻编辑部,对外新闻编辑部,新闻摄影编辑部,解放军分社(总政治部和新华社双重领导),参考新闻编辑部,体育新闻编辑部
    直属单位
  直属事业单位:《暸望》周刊社;《经济参考报》社;《新华每日电讯》社;《半月谈》杂志社;《参考消息》报社;新华出版社;经济信息编辑部;新闻信息中心(营销总平台);教育培训中心;音视频新闻编辑部;新闻研究所;机关管理服务中心
  直属企业单位:中经社控股有限公司;新华网络有限公司;中国新闻发展深圳公司;新华社广告中心;新华社印刷厂;中国图片社;《中国证券报》社;《上海证券报》社;《现代快报》社;《现代金报》社
    派出机构
  驻国内分支机构:新华社派驻国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分支机构,担负着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新闻信息采集,向总社编辑部提供文字、图片、音像、网络等新闻,发展新闻信息用户,及时反馈当地用户的意见和建议等任务。目前新华社在国内设有31个分社、15个支社和14个记者站。
国内各分社
  北京分社 天津分社 河北分社 山西分社 内蒙古分社 辽宁分社 吉林分社 黑龙江分社
  上海分社 江苏分社 浙江分社 安徽分社 福建分社 江西分社 山东分社 河南分社
  湖北分社 湖南分社 广东分社 广西分社 海南分社 四川分社 重庆分社 贵州分社
  云南分社 西藏分社 陕西分社 甘肃分社 青海分社 宁夏分社 新疆分社 
国内各支社
  大连支社 宁波支社 温州支社 厦门支社 青岛支社 深圳支社 三峡支社 皖南支社
  陕北支社 新疆建设兵团支社 桂林支社 珠海支社 
  (注:新华社驻各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总部以及七大军区支社归军分社管理)
   国内各记者站:
  延边记者站 冀东记者站 三峡库区记者站 林芝记者站 三亚记者站 南疆记者站 伊犁记者站 鞍山记者站
  驻国(境)外分支机构:
    自1948 年在布拉格建立了第一个国外分社以来,新华社相继在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总分社、分社、支社、编辑部,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聘用了一定数量的外籍报道员。新华社现有驻外人员500余名,其中300多人为记者、编辑等采编人员。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新华社先后建立了亚太总分社、中东总分社、拉美总分社、非洲总分社、巴黎法语地区总分社(2004年撤销)、欧洲总分社,这些总分社除处理本地区分社采写的新闻,向本地区用户播发外,还将本地区新闻发往北京总社,经由总社向全世界播发,使新华社形成一个以北京总社为中心,以总分社、分社为主体的海外新闻采集合发布网,每天用中、英、法、西、阿、俄、葡7种文字24小时不间断发稿。
  1.驻外总分社:
  亚太总分社 设在香港。
  中东总分社 设在埃及首都开罗。
  拉美总分社 设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
  非洲总分社 设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
  欧洲总分社 设在比利时首都、欧盟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
  北美总分社 设在纽约。
  亚欧总分社 设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
  2.驻外分社[4](1)亚太地区
  
亚太总分社(香港分社) 澳门(澳门)
达卡(孟加拉国)
东京(日本)

首尔(韩国)
河内(越南)
惠灵顿(新西兰)
吉隆坡(马来西亚)

加德满都(尼泊尔)
金边(柬埔寨)
喀布尔(阿富汗)
堪培拉(澳大利亚)

科伦坡(斯里兰卡)
马尼拉(菲律宾)
曼谷(泰国)
平壤(朝鲜)

乌兰巴托(蒙古)
新德里(印度)
新加坡(新加坡)
雅加达(印度尼西亚)

仰光(缅甸)
伊斯兰堡(巴基斯坦)
 
(2)欧洲地区
  
欧洲总分社(比利时) 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 巴黎(法国)
柏林(德国)

贝尔格莱德(塞黑)
布达佩斯(匈牙利)
布加勒斯特(罗马尼亚) 布拉格(捷克)
地拉那(阿尔巴尼亚) 赫尔辛基(芬兰)
华沙(波兰)
基辅(乌克兰)

里加(拉脱维亚)
里斯本(葡萄牙)
伦敦(英国)
罗马(意大利)

马德里(西班牙)
莫斯科(俄罗斯) 日内瓦(瑞士)
斯德哥尔摩(瑞典)
索非亚(保加利亚)
维也纳(奥地利)
雅典(希腊)

(3)中东地区
  
中东总分社(埃及) 耶路撒冷(以色列)
突尼斯(突尼斯)
萨那(也门)

尼科西亚(塞浦路斯)
利雅得(沙特阿拉伯)
拉巴特(摩洛哥)
科威特(科威特)

开罗(埃及) 喀土穆(苏丹)
加沙(巴勒斯坦)
德黑兰(伊朗)

大马士革(叙利亚)
贝鲁特(黎巴嫩)
巴格达(伊拉克)
安曼(约旦)

安卡拉(土耳其)
阿尔及尔(阿尔及利亚)
阿布扎比(阿联酋)

(4)美洲地区
  
拉美总分社(墨西哥) 联合国分社(美国) 华盛顿(美国)
洛杉矶(美国)

渥太华(加拿大)
哈瓦那(古巴)
圣何塞(哥斯达黎加)
圣菲波哥大(哥伦比亚)
里约葡文编辑部(巴西) 巴西利亚(巴西)
马那瓜(尼加拉瓜)
圣地亚哥(智利)

基多(厄瓜多尔)
巴拿马(巴拿马)
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 利马(秘鲁)

加拉加斯(委内瑞拉) •蒙得维的亚(乌拉圭) 墨西哥(墨西哥) 
(5)非洲地区
  
非洲总分社(肯尼亚) 阿比让(科特迪瓦)
布拉柴维尔(刚果)
达喀尔(塞内加尔)

达累斯萨拉姆(坦桑尼亚) 哈拉雷(津巴布韦)
金沙萨(刚果民主共和国) 坎帕拉(乌干达)

拉各斯(尼日利亚)
利伯维尔(加蓬)
卢萨卡(赞比亚)
罗安达(安哥拉)

洛美(多哥)
马普托(莫桑比克)
内罗毕(肯尼亚) 塔那那利佛(马达加斯加)
雅温德(喀麦隆)
亚的斯亚贝巴(埃塞俄比亚) 约翰内斯堡(南非)
派驻机构
  中纪委驻新华社纪检组
五、历任社长
  王观澜 1931年11月- 1932年8月任红中社负责人
  周以栗 1931年12月- 1932年1月任《红色中华》报主笔
  梁柏台 1932年4月任《红色中华》报代理主笔
  杨尚昆 1932年8月- 1932年底任红中社负责人
  李一氓 1932年底- 1933年春任红中社负责人
  沙可夫 1933年春- 1933年夏任红中社负责人
  任质斌 1933年夏- 1934年夏任红中社负责人
  瞿秋白 1934年2月- 1935年2月任红中社社长
  任质斌 1935年11月- 1936年春任红中社负责人
  向仲华 1936年春- 1937年1月任红中社负责人
  廖承志 1937年3月- 1937年10月任新华社负责人
  李初梨 1937年10月- 1937年11月任新华社负责人
  沙可夫 1937年11月- 1938年4月任新华社负责人
  向仲华 1939年初- 1941年11月任新华社负责人
  博 古 1941年12月- 1946年4月任新华社社长
  余光生 1946年5月- 1946年7月任新华社代社长
  廖承志 1946年7月- 1949年6月任新华社社长
  胡乔木 1949年6月- 1949年10月任新华社社长
  陈克寒 1949年11月- 1952年8月任新华社社长
  吴冷西 1952年12月- 1966年6月任新华社社长
  熊 复 1966年7月- 1967年1月任新华社社长
  胡 痴 1967年1月任新华社代理社长
  王唯真 1967年9月- 1967年12月任新华社代理社长
  张纪之 1967年12月- 1972年9月任新华社军管小组组长
  朱穆之 1972年9月- 1977年12月任新华社社长
  曾 涛 1977年12月- 1982年4月任新华社社长
  穆 青 1982年4月- 1992年12月任新华社社长
  郭超人 1992年12月- 2000年6月任新华社社长
  田聪明 2000年6月- 2008年4月任新华社社长
  李从军 2008年4月任新华社社长至今
六、现任领导
    社长、党组书记
  李从军
  安徽六安人,1949年10月生,汉族。198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10月参加工作,1985年山东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文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宣部研究室副主任,挂职任河北省邯郸市委副书记,中宣部政策法规研究室主任,浙江省宁波市委副书记、宁波大学党委书记,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1998年12月任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副部长,1999年1月任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2001年2月任中宣部副部长,2007年8月任新华社党组书记、副社长。2008年3月,任新华社社长、党组书记。[5]
    总编辑
  何平
  男,1957年生于北京,祖籍浙江,高级记者,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同年到新华社工作,历任国内部记者、政治新闻编辑室副主任、国内部主任助理、总编辑室总编辑助理、副总编辑、兼任国内部主任、新华社党组成员、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党组副书记,2007年8月,任新华社总编辑。获“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和“范长江新闻奖”。参与执笔的《在大海中永生——邓小平骨灰撒放记》等作品曾获中国新闻奖特别奖。中共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代表。2006年10月,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记协)第七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本届中国记协副主席。十七大当选中央纪委委员。[6]
    副社长
  鲁炜
男,1960年1月生,安徽巢湖人,汉族,高级记者,中共党员。广西大学新闻系研究生毕业,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教师、工厂宣传干事、法官、《广西法制报》总编辑助理、新华社桂林支社社长,1994年任新华社广西分社副社长、党组成员,1997年任新华社广西分社社长、党组书记,2001年任新华社副秘书长、总经理,新华社党组成员、秘书长,2004年5月起任新华社副社长。出版的主要作品有《十五年风雨路》和摄影作品集《泰国印象》等。[7]
    龙新南
    江西永新人,1955年7月生,汉族。197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7月参加工作。江西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中央党校经济管理研究生学历,中国人民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78年8月起在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工作。曾任国家计划委员会人事司副司长,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人事司司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人事司司长,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省委党校校长,中央纪委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纪检组组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成员。2010年5月任新华通讯社副社长、党组成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8]
    周锡生
    男,江苏武进人,1954年12月生,汉族,中共党员,高级编辑。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留学于希腊亚理士多德大学哲学系。历任新华社国际部编辑,新华社雅典分社记者、首席记者,新华社环球杂志副总编辑、总编辑,新华社华盛顿分社记者、副社长,新华社联合国分社社长,新华社国际部副主任、新闻信息中心副主任。2000年初任新华网总裁,2000年9月任新华社网络中心主任。曾获新华社首届“十佳国际编辑”“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2006年5月任新华社副秘书长兼新华网总裁、总编辑。2006年10月,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记协)第七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本届中国记协常务理事。2007年9月起任新华社党组成员、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9] 
    周树春
  男,辽宁沈阳人,1958年5月生,汉族,高级记者。1976年9月参加工作,1984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6月于上海外语学院毕业后到新华社工作,先后任《瞭望》周刊社编辑、中国特稿社记者。1987年8月至1988年6月在美国夏威夷大学留学。1988年6月至1998年10月历任新华社对外部中央外事新闻采编室记者、副主任、主任和对外部副主任。1998年5月任新华社伦敦分社社长。1999年12月任新华社参编部主任兼参考消息报社总编辑。2003年12月任新华社总编辑室副总编辑。2007年9月起任新华社党组成员、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2007年获第八届韬奋新闻奖。[10]
    中纪委驻社纪检组长
  刘越
  男,1951年2月生,北京房山人。1970年12月参加工作,1973年6月入党,1978年山西大学中文系毕业。1986年任内蒙古军区51150部队政治处主任;1989年任监察部办公厅机要秘书处处长;1994年任副局级纪检监察专员;1998年11月任中央纪委第一纪检监察室副主任;1999年11月任中央纪委《中国监察》杂志社社长;2005年5月任中央纪委纠风室主任(国务院纠风办副主任);曾任中央纪委机关党委委员。2008年4月任现职。[11]
    秘书长
  张锦
  男,宁夏同心人,1954年11月生,中共党员,高级记者。1975年7月毕业于宁夏大学中文系,先后在宁夏同心县委宣传部和银南地区文联任新闻通讯干事、作协秘书长。1983年3月起历任新华社宁夏分社记者、采编副主任、采编主任、党组成员、副社长。1997年11月任新华社甘肃分社副社长、党组副书记;1998年5月任甘肃分社社长、党组书记。2000年12月任中国图片社总经理兼摄影部常务副主任。2003年5月任新华社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同年12月任新华社副秘书长兼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2005年12月任新华社秘书长。2006年10月任新华社党组成员。[12]
七、新闻信息产品
  80年来,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新华社的职能也在逐步加强和拓展。新时期新华社的职能主要有四项:一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二是国家通讯社;三是消息总汇;四是世界性通讯社。目前,新华社履行上述四项职能主要通过三种形式:一是传统形式的报道,主要是公开报道(包括通稿、专线稿、专稿)和参考报道;二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在新技术条件下兴起的网络、信息和音频、视频、手机短信等报道;三是社办报刊。这三种形式的报道互为补充,形成合力,在正确引导国内舆论、积极影响国际舆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华通讯社这一传媒品牌在品牌价值实验室(World Brand Value Lab)编制的2010年度《中国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一,品牌价值已达1579.25亿元。
  新华社目前正在建设现代全媒体集团,目前拥有各种新闻发布形式和媒体工具,包括传统通讯社业务、报刊业务、网络业务、经济信息服务、数据库和搜索服务、手机和网络及大屏幕等新媒体、电视台等等综合性架构。
    文字新闻报道
    文字新闻报道是新华社传统报道形式。它及时、准确、权威地报道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国内外时政、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领域的重要新闻。全天24小时滚动发稿,每天播发稿件近600条。目前新华社文字新闻产品分为6条发稿线路:通稿新闻线路、体育新闻专线、服务新闻专线、财经新闻专线、社会文化新闻专线、专特稿新闻专线。
  通稿新闻线路
  是报道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新闻的综合线路,是新华社履行国家通讯社、世界性通讯社、党和人民耳目喉舌、消息总汇四种职能的权威线路。
  通稿新闻线路设有“授权发布”、“新华视点”、“新华时评”、“国际观察”、“时政”、“国际”、“港澳台”、“外事”、“社会”、“经济”、“海峡时评”、“法制”、“科技”、“医卫”、“教育”、“体育”、“文化”、“媒体集萃”等栏目。同时,播发包括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事新闻、港澳台新闻、体育新闻的“新华社快讯”。
    主要内容
  1.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各项主张。
  2.纵论世界风云变幻,报道中国及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重大政治、经济、科教、外交、军事新闻。
  3.报道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的重点问题、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和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4.报道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人物、先进单位。
  5.及时报道国内外各种重大突发事件。
  6.揭露社会上存在的各种腐败现象、消极现象、不良现象。
  7.报道海内外受众普遍关心的重大科技、文化、体育新闻
  发稿情况 每天24小时滚动发稿,日均发稿250条左右。
  体育新闻专线
  是报道国内外重要体育赛事、体育人物、体育事件及体育产业的新闻专线。内容包括中央权威部门授权新华社发布的重要体育新闻;国际、国内体育权威机构提供给新华社的独家新闻;奥运会、亚运会、世界杯足球赛、欧洲足球锦标赛、NBA、CBA等重大体育赛事报道。
  体育新闻专线设有“体坛热点”“新闻人物”“体坛走笔”“赛事前瞻”“赛事综合”“名人视点”等栏目。
   主要内容
  1.全面报道欧洲五大联赛和南美各国联赛、欧洲冠军联赛、联盟杯赛、亚洲冠军联赛、欧洲足球锦标赛和亚洲足球锦标赛等国际足球赛事。
  2.报道中超、中甲、女足赛事以及国足征战国际赛场等国内足球热点事件。
  3.全面报道NBA、CBA等篮球赛事以及明星球员情况。
  4.报道乒乓球、羽毛球、体操等各项国内外体育赛事。
  5.报道全民体育健身和休闲活动。
  6.报道国内外正在兴起的各种新奇、刺激的极限挑战运动。
  发稿情况 每天24小时滚动发稿,日均发稿60多条。
  服务新闻专线
  是以报道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以实用新闻为主的新闻专线,具有服务性、前瞻性、亲和性。每天播发国内外民生领域的权威新闻、相关动态、信息资讯,内容涵盖汽车、房产家居、生活消费、旅游出行、健康医药、IT通讯、人才求职、休闲时尚、学习培训、气象环境等方面。
  主要栏目
  1.生活观察:是服务新闻专线的重点栏目。主要报道生活消费领域的热点、疑点、难点、冰点问题。
  2.公众质量服务:权威报道公众关心的产品质量问题,稿件以组稿形式播发,包括产品质量播报、伪劣产品追踪、黑榜企业暗访、违规问题查处、专家支招预防等。
  3.民生热点访部委:建设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教育部等相关部委权威解析群众在购车、买房等方面的民生问题。
  4.求证新闻:报道权威机构声音,澄清社会上的“小道消息”。
  5.记者亲历:以记者亲身体验,反映生活消费领域的方方面面。
  6.城际比较:对比报道国内外城市在市民生活形态、消费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情况。
  7.新华数字:即时发布消费指数、就业指数、旅游指数、就医指数等。
  8.南辰观察:由新华社记者南辰主笔,主要报道汽车消费领域的热点、焦点问题。
  9.每周房情:评点主要城市商品房销售情况。
  10.新闻背后的医学:介绍新闻事件涉及到的医学知识。
   发稿情况 每天24小时滚动发稿,日均发稿60条,同时配发20底左右的图片、图表。
  社会文化新闻专线
  是新华社为满足综合性报纸对社会文娱新闻的需要而设立的新闻专线。专线以新颖的角度、鲜活的语言,报道国内外社会、法制、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新闻。
  主要栏目
  1.新华调查:是社会文化新闻专线的重点栏目,深入报道国内外社会和文化娱乐方面的焦点、热点事件。
  2.社会广角:报道日常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一些新闻事件,包括突发事件、社区生活、道德风尚、社会思潮等方面的信息。
  3.法治视线:报道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制事件新闻。
  4.社会周评:对社会新闻和社会生活进行评论。
  5.文化时讯:主要反映各地文化动态。
  6.文化生活:反映老百姓对文化事业的关注和消费心态、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经济的培育和亮点,以及国际文化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成功经验。
  7.文化视点:深层透视文化现象,反映文化发展的一些客观规律,揭露文化领域存在的丑陋现象。
  8.中外读书:对好书、新书进行评论和宣传,对出版领域的媚俗现象进行抨击,综合报道全国图书市场。
  9.艺术舞台:报道各类舞台演出和娱乐活动。
  10.影视天地:报道新电影电视节目、歌曲演唱等消息。
  11.名人明星:对一些文化界名人的行为与动向进行跟踪报道和深度报道。
  12.文物考古:报道国内外文物考古领域的新发现、新观点等。
  13.旅游文化:介绍各地旅游动态、景观设施、旅游经济等。
  发稿情况 每天24小时滚动发稿,日均发稿80条。
  专特稿新闻专线
  是新华社为满足媒体个性化需求设立的一条专线,具有独特的互动形式、灵活的供稿方式,在国内外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报道中,为媒体提供了大量生动、有价值、针对性强的专供稿件,受到广大用户的称赞。专特稿新闻专线按照报道领域分为国际专稿和国内特稿两大部分。
  国际专稿
  主要内容
  1.国际要闻:报道国际新闻最新发展动态。
  2.时事特稿:报道最新国际热点问题和重大新闻事件,以最快速度介绍重大事件的发展进程、来龙去脉和事件细节。
  3.软特稿:报道世界各国社会、文化和科技等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融知识性、新闻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4、大千世界:报道世界各地的趣闻逸事,文字简短精练,内容趣味盎然,每组稿件500至1500字,是报纸丰富、活跃版面的首选。
  发稿情况
  1.国际要闻分两个时段发稿,6:30-9:30,播发“上午专电”,主要服务于晚报;19:00-24:00,播发“今晨专电”,主要服务于日报,每天发稿20篇以上,总字数近10000字。
  2.时事特稿分两个时段发稿,7:00至8:00,主要服务于晚报;16:30至19:30,主要服务于日报。每篇稿件在1000字左右。
  3.软特稿分两个时段发稿,7:00至8:00,主要服务于晚报;16:30至19:30,主要服务于日报。每篇稿件在1000字左右。
  国内特稿
  主要内容 追踪报道国内热点问题,深度挖掘冰点问题,根据媒体的报道需求,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剖析和解读,为媒体提供全方位报道。
  发稿情况 每周一至周五发稿,日均发稿3篇,每篇稿件2000至3000字。
  新闻产品抄收方式
  1.全球卫星广播网方式
  全球卫星广播网(简称全球网)是新华社向国内外用户提供文字、图片、图表等新闻信息产品的通讯网络系统,也是新华社目前最主要的传输技术手段。2000年元月开始正式启用。全球网通过四颗卫星发送业务信号,覆盖除南、北极以外的全球各地区。用户接收软件采用流行的浏览器技术、灵活方便,充分考虑了广大用户的使用需求,主站有灵活的网络管理功能,能及时更改、设定用户的接收权限。目前这套系统采用滚动式播发,技术成熟,稳定性较高,覆盖面大,用户界面友好,能有效保证新华社新闻稿件的时效性和稳定性。
  2.互联网技术服务方式
  登录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可接收新华社图片图表新闻产品。多媒体数据库的对外服务功能包括产品订阅、数据检索、个性化定制等。
    图片图表新闻
  新华社是国内最大、最权威的图片采集和发布机构。目前,新华社不仅拥有一支遍布全球的高素质专职新闻摄影队伍,还吸纳了国内外一大批优秀签约摄影师,进一步拓宽了新华社图片稿件来源。每天24小时实时播发新闻图片700余底,全年发稿20多万底。新华社图片内容丰富,画面精彩,具有权威性。通过全球卫星广播网传输图片,时效性强,图片拍摄、传输和播发全面数字化,图片从拍摄到传送到用户终端仅需几秒钟。
  由新华社和国家档案局双重领导的中国照片档案馆,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新闻资料图片库,保存200余万底资料图片,内容涵盖中国近百年历史和世界重大新闻事件。
  新华社图片图表新闻产品有:新闻图片通稿专线、体育图片专线、图表漫画专线、新华/路透晚报都市报专线、新华/法新图片专线共五条专线和图片专特稿、展览图片。
  新闻图片通稿专线
  是全面报道国内外重大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体育等新闻的一条综合线路。图片通稿专线权威、及时、发稿量大,体现了新华社宣传报道特色。主要来源于新华社自采图片,并辅以外通社的新闻图片,以及部分国内外签约摄影师提供的地方新闻图片,适合党报、都市报等综合类报纸,是各类媒体图片报道不可缺少的专线。
  发稿情况:全天24小时滚动发稿,日均播发图片200余底,遇重大事件,如国庆大典、“两会”召开等,发稿量大幅增加。
  体育图片专线
  报道国内外体育新闻,展现体育运动力量、速度与美的图片专线。内容有奥运会、亚运会等重大体育赛事报道;世界杯足球赛、NBA等各类球赛报道;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群众体育、明星逸事的报道等。图片来源新华社体育记者及部分外通社稿件。该专线适合体育类报纸和有体育版面的各类媒体采用。
  发稿情况:全天24小时滚动发稿,日均发稿量50余底。重大赛事期间,如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发稿量增大。
  图表漫画专线
  用图表、漫画形式报道各类新闻事件的专线。图表数据来源权威准确,制作精美简洁;漫画诙谐生动,集新闻性与艺术性于一图,有很强的表现力。以财经播报、突发事件为主,还设有政策解读、国际要闻、生活服务、旅游出行、人才就业、医疗卫生、体育保健、质量抽查、环境保护、房产家居、科普教育等。适合日报、都市报、晚报以及财经类报纸采用。
  发稿情况:全天24小时滚动发稿,日均播发图表、漫画近20张。
  新华/路透晚报都市报专线
  是新华社与路透社联合推出的主要适用于晚报、都市报类媒体风格的图片专线。内容主要涵盖社会、文化、娱乐、经济、科技、环保、体育和突发事件等动态新闻。由新华社提供国内新闻图片,路透社提供国际新闻图片,图片量各占一半。该专线适合晚报、晨报、都市报媒体采用。
  发稿情况:全天24小时滚动发稿,日均播发图片60余底。
  新华/法新图片专线
  是新华社推出的全部由法新社独家提供的国际新闻图片专线。内容包括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等热点动态新闻,兼顾文化、生活、体育等软性新闻。适合国际新闻版面较多的日报、晚报、都市报媒体采用。
  发稿情况:全天24小时滚动发稿,日均播发图片30余底。
  图片专特稿
  是新华社为满足用户的特殊需求提供个性化图片拍摄、编辑服务。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族、宗教、体育等各类专题图片。
  展览图片
  由新华社编辑、发行的供各地橱窗展示的图片。内容包括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如《祝贺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世纪伟人邓小平》《相互关爱抗击艾滋 共享生命》《和平与发展--中国外交55年成就展》《纪念澳门回归5周年大型图片展》等展览图片,独特的宣传报道形式,满足了社会各界的需求。
  新华社档案图片
  中国照片档案馆是国家级照片档案保管研究机构,由新华社和国家档案局双重领导。拥有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的珍贵历史图片200余万底,每年还以20万底的速度递增。
  为使历史档案图片更好地服务社会,新华社利用丰富的档案图片资源,通过多媒体数据库图片库,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提供新闻配图、展览画册、送礼留念、广告宣传、编史修志等方面的图片零售服务。
  中国图片总汇
  是国内最大、最权威的新闻图片数据库,设有实时图片库、档案图片库和摄影师图片库,囊括了新华社记者、签约摄影师拍摄的所有图片,库存百余万底。目前,主要针对期刊、展览、出版等用户提供服务。
  中国图片总汇根据图片大小、内容和年限的不同制定价格。用户可以在图片总汇网站上,通过搜索引擎,按关键词、图片类别、编号等多种方式,快速检索到相关图片。
音视频新闻
  实时连线报道 由电台、电视台主持人直接和新华社前方记者连线,互动交流,实时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新华社连线报道已成为中央电视台和东方卫视等强势媒体提高新闻时效,拓展报道领域的重要手段。
  现场录音报道 新华社记者在国内外重大新闻现场采访,向电台、电视台、网站提供的录音报道。主要报道国内外重大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体育等新闻。
  发稿情况 日均发稿20条左右,时长30分钟。
   稿件接收方式 登陆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
  视频新闻产品
  《新华纵横》
  “瞩目新华,纵横天下”。透视调查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疑点等新闻事件,追求主题故事化的电视表现手法,每期集中一个主题或一个新闻事件。此节目是新华社重点栏目,深受广大电视观众喜爱。
  发稿情况 每天一期,时长10分钟。
  《国际专题电讯》
  报道国际时政、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新闻事件。定期约请新华社资深记者和国际问题专家,讲述国际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剖析新闻事件背后的是非曲直,是广大电视观众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
  该栏目由“环球要闻”、“专题报道”、“海外采风”三个板块组成。“环球要闻”主要报道海外当天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以消息为主;“专题报道”深入报道海外最新发生的重大时政新闻,链接相关的新闻背景、新闻资料等;“海外采风”主要对海外最近发生的社会、文化新闻事件进行简明报道。
  发稿情况 每天一期,时长15分钟。
  《新华社电视报道》
  内容包括国内外时政新闻、财经新闻、社会新闻、科教新闻等,属于新闻素材节目,电视台用户可以将《新华社电视报道》的新闻直接插播或进行再编辑。
  发稿情况 每日5点到20点之间发稿,分四次滚动播出,每条新闻时长1分钟左右,总时长60分钟。
   视频节目稿件接收方式 通过亚洲2号卫星KU波段传送节目,中心频率为12.26820GHZ
  新华视讯
  新华视讯于2005年1月1日正式推出,目前已经在中国联通CDMA1X平台上开通三个轮播频道,并向中国移动用户提供近万条精彩视频片段的点播服务。考虑到手机用户的特点,新华视讯每条讯息都对时长进行了严格控制,并对画面和字幕进行了手机屏幕的专门适配,是真正意义上的"专门为手机用户量身打造"。
  新华视讯手机视频的应用产品目前包括:
  新闻频道 24小时不间断滚动播出,让您随时随地纵览全球大事。
  证券频道 权威发布财经信息,时时把握市场动态,24小时不间断滚动播出。
     网络供稿
  网络新闻信息内容有全球各地快讯、国内新闻、国际新闻、体育新闻、财经新闻、产经新闻、IT新闻、科技新闻、社会新闻、娱乐新闻、地方新闻、军事新闻、文教新闻等13个栏目,供网站选用。
  发稿情况 每天发稿300条左右
  稿件接收方式:登录新华网
    网群建设
  新华社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建设网站,并提供技术维护,同时通过链接方式,使用户网站与新华网紧紧连在一起,使这些散落在互联网茫茫大海中的信息孤岛,依托新华网的品牌优势和强大影响力,提高用户网站浏览量和点击率。
    新华短信
  新华短信是中国最大的手机新闻信息短信提供者,是“第五媒体”的领航员,拥有技术先进、功能强大的短信采编平台,运用文字、图片、图表、视音频等多种形式,为手机用户提供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快、精、准的特点。
  新华短信依托新华社遍布全球的新闻信息采集网络,利用中国最大的多媒体新闻信息数据库资源,向手机用户提供权威新闻和热点新闻,每天播发中英文文字短信300多条,彩信和WAP等多媒体短信50多条。
  新华短信自2003年开播以来,实现了五个跨越:从单一文字到多媒体的跨越;从中文发布到中英文发布的跨越;从新闻报道到新闻信息综合服务的跨越;从单向发布到双向互动的跨越;从国内市场到海外市场的跨越。 主要栏目特色:《新华头条》点击热点;《突发事件》第一时间传递事件真相;《时政要闻》聚焦政治风云;《人事任免》权威播报中央和地方官员变动情况;《英文新闻》看新闻、学英语;《财经新闻》一览全球财经。贴近读者生活的栏目还有:参考消息、娱乐新闻、社会新闻、体育新闻、科教新闻、股市传真、健康生活、天气预报等。
    信息产品及服务
  新华社信息产品包括七大专线:大客户信息专线、高管信息专线、环球财经实时信息专线、新华财经分析专线、对外中文信息专线、对外英文信息专线、海外信息专线。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七大系列信息产品。
  大客户信息
  大客户信息以大型企业、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为主要服务对象,为VIP用户提供个性化、专业化和综合性信息服务。信息服务内容包括四大模块:每日快递、舆情监测、专题报告和特色信息。
   每日快递是在每天早8时前向用户高层领导提供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经济、社会要闻的“上班必读”,让用户第一时间洞悉全球政经大事,把握业界热点。
  舆情监测通过追踪上千家国内外媒体,使用户随时了解媒体对自身及关注对象的报道,帮助用户知己知彼,决胜市场。
  专题报告是根据用户点题进行信息采集,在广泛深入调研基础上完成的分析报告和解决方案。
  特色信息集成100多种热点行业的动态信息和市场分析。
  以上述四大模块信息为基础,通过卫星推送和互联网方式,为VIP信息用户提供一系列专供信息产品:《政务专供》《院校专供》《酒类专供》《房地产专供》《钢铁专供》《汽车专供》《医药专供》《IT专供》《出版专供》《环保专供》《科技专供》《金融专供》等,并且可以针对用户需求进行多样化组合,形成个性化专供信息服务。
  高管信息
  高管信息针对各行各业高层管理者开发的综合性高端信息系列产品,以“引导培育管理者,为用户创造效益”为宗旨,是高级管理人员的案头必备。高管信息分为综合版、教育版、法制版、商务版、三农版、媒体集粹六个子产品。
  高管信息综合版解读重大经济政策,调研经济热点问题,追踪管理新理念,剖析典型经营案例,主要栏目有经济观察、调查分析、资本、营销、品牌、案例等。
  教育版以新华社记者采写的国内外最新教育信息为主,主要栏目有关注与解读、深度分析、经验教训、观察与时评、海外纵览等,是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和学校管理者参考和借鉴的最佳选择。
  法制版服务对象是各级纪检监察、人大、法院、检察院、法制办和司法部门,以及工商、税务、海关、技术监督等行政执法部门,主要栏目有交流研讨、案例聚焦、地方传真、风采录、法规解读、海外视点等。
  商务版为商务部门、贸易机构、外向型企业、进出口公司等用户提供市场、内外贸、投资等方面信息,主要栏目有政策解读、国内市场、对外贸易、投资参考、物流等。
  农村版以市、县、乡等各级政府部门领导、各类涉农企业、机构的管理和研究人员为服务对象,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交流国内外农村政策、发展动态,典型经验和教训,提供权威政策解析。主要栏目有农村管理、关注农民、农企案例、县域经济、政策解析、专题调研等。
  媒体集粹为用户提供从海内外媒体收集的最值得关注的信息,内容涵盖财政金融、产经资讯、政策法律、企业管理、文化教育及社会生活等。
  金融版主要及时发布和解读国内外利率政策、货币政策;动态发布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行业的运行状况和典型事件;提供工业、投资、消费品市场等与投资密切相关的各类信息;对市场热点、突发事件的深度分析和热点透视。设有财经、股市、债市、基金、创业板、海外信息等栏目。主要服务方式为网络检索。主要内容板块包括:政策解读、金融市场、银行动态、证券市场、保险保障、金融合作、金融案例、财经分析、地区财经等。
  海外版为政府决策及研究部门、企业高层提供有价值的海外参考信息。主要内容板块包括:热点述评、海外看中国、政策措施、外论摘要、经济纵横、行业聚焦、台港澳动态、经营管理、科技之窗、风云人物、动态信息、资料荟萃、投资指导、会展商机、一周要闻等。
  环球财经实时信息
  环球财经实时信息面向广大投资者、大中型企业、研究机构和经济管理部门,提供全球证券、外汇、期货实时行情信息服务和财经资讯。24小时不间断向客户提供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深沪证交所、香港联交所、伦敦金属交易所等国内外数十家主要交易所的实时行情。每天滚动播出20多类、几千条国内外财经动态和市场分析性信息。实时财经信息系统功能强大稳定,传输高效,分析工具先进,资讯内容丰富实用。
  环球财经实时信息产品主要包括综合财经信息、金属信息、农产品信息、能源信息、证券信息等子产品。
  综合财经信息快速报道国内外重要金融财经大势,财税、经贸、投资、消费等主要信息,及时提供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财经数据信息。内容板块包括新华快递、政策解析、经贸参考、投资市场、管理方略等。
  金属信息提供全球金属产业政策和最新动态,重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向用户终端发送铜、铝、铅、锌、锡、镍、黄金、白银、铂金等国内外期货交易所实时行情,以及金属市场走势分析和预测。
  农产品信息播发国内外农业、粮油生产与贸易,农业政策信息,以及现货和期货市场动态及分析预测信息,向用户终端发送小麦、棉花、大豆、豆粕、玉米、豆油等国内外期货交易所实时行情。
  能源信息主要提供石油、煤炭、电力的生产供应、消费流通、企业运营等内容,其中石油信息包括国内外市场实时行情及走势分析。
  证券信息播发证券市场最新交易信息,上市公司数据,资本市场深度分析和热点透视,提供国内外利率政策、风险管理、保险保障等信息。内容板块包括股市、债市、基金、创业板、海外信息等。
  财经分析
  新华财经分析以研究机构、投资机构、政府及大中型企业的高管人士为服务对象,以各类分析报告为主要产品组合形式,提供顾问式信息服务。主要产品有新华每日财经分析、新华财经分析周刊、行业数据报告、行业分析报告、管理知识库等。
  新华每日财经分析是每日经济速评信息的集成产品。在纵览每日国内外财经重要新闻信息的基础上,针对当前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浓缩,综合性、分析性强,每日早8时左右发刊,帮助用户在第一时间内掌握财经大势。
  新华财经分析周刊集成新华社分析师每周经济研究成果,针对政策走向、经济形势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注重宏观面和独家分析,有较强的前瞻性和预警性,帮助用户从战略层面分析形势,把握机遇,预防风险,采取对策。
  行业数据报告采用科学的智能化分析系统对经济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提供600多个行业的月度、季度、年度经营分析报告和7000多种商品的进出口分析报告,解析各行业经济运行态势和产品进出口状况,揭示其走向与趋势。
  行业分析报告汇集新华社经济分析师和特聘经济专家撰写的行业分析报告,针对当前重点行业和热点行业的竞争形势和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预警性分析,帮助用户洞悉发展环境,揭示产业规律,把准市场需求,寻找发展良机。
  管理知识库是企业管理人士的微观管理顾问,为用户提供国内外经营管理理念和策略,应用理论和实践案例,内容板块包括组织战略、资本运营、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市场营销等。
  点题咨询报告是为用户提供的点题定制的分析报告。按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以项目制方式和专供渠道提供服务,为用户寻求最优解决方案,把握投资机会,规避潜在风险。
  对外中文信息
  对外中文信息致力于为国内外企业及政府机构提供综合性信息服务,为高级管理层提供必读的财经要点,并以宏观政策预警信息和个性化专题服务见长,帮助用户及时把握最新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经济走势和投资商机。
  对外中文信息主要产品有:中国经济信息、专供外企信息、专供海外大客户信息。
  中国经济信息重点发布中国政策法规、投资环境、外资动态等综合性信息,并以系统化、真实可靠的经济数据反映中国各地区、各领域的经济发展动向。专供外企信息面向外资机构、三资企业管理层提供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经济走势和投资热点信息及深度分析。专供海外大客户信息为海外用户提供综合性定制信息、调研报告等咨询服务。
  海外专供信息
  专线产品分三个品种:环球财经信息、产业经济信息的海外信息部分和亚洲网信息。
  环球财经信息板块:金融信息、金属信息、粮油食品信息、能源信息。
  产业经济信息板块:医药信息、房地产信息、经贸信息、电子信息、汽车信息、纺织信息、轻工信息、化工信息、机械信息。实时报道环球财经信息和产业经济信息海外各行业的市场行情、政策法规、行业动态,公司动态、业绩报告、市场调查、前沿产品和科技发展资讯,以及各类合作商机。如:美国、欧洲、日本和香港股市行情,国际石油价格变化,石油生产国石油产量,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新药,以及各国和地区房地产建材市场动态等。
  亚洲网信息:在第一时间翻译、编发来自海外企业和机构的一手信息,涉及企业购并和业务重组、新产品发布、公司业绩报告、公司金融活动、全球一流公司人事任免,及展会信息等诸多方面。每月发稿约120条,15万字左右。
  对外英文信息
  对外英文信息向海外企业、政府机构及相关用户提供中国经济信息服务,内容涉及中国政府的政策法规、官方言论、投资机会和经济预测等,以及时信息和权威分析帮助客户投资决策。分综合英文信息产品和行业英文信息产品两大类。
  综合英文信息包括中国经济信息、新华商业周刊、中国金融、中国经济数据等产品。
  中国经济信息(英文版)创办于1988年,是中国最早的英文综合经济信息产品。内容涉及中国经济动态、市场分析、投资信息、官方经济数据等。
  中国金融为英文版周刊,追踪分析中国金融市场走向,为金融机构提供中国金融市场分析报告。
  新华商业周刊为英文版周刊,面向外国政府、企业管理层及研究人员提供中国商界的最新动态。
  中国经济数据为英文半月刊,为用户提供详尽的经济数据和中国经济走势分析。
  行业英文信息主要通过评论、图表等形式,为用户提供专业化的能源、汽车、金属、IT领域的行业信息和市场分析,主要包括中国金属、中国油气、中国汽车21世纪、新华电子信息等产品。
  中国金属为英文版双周刊,是最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金属信息刊物,为用户提供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行业最新信息的专业网刊。
  中国油气为英文版半月刊,为跨国石油公司、投资银行和国际咨询公司提供专业能源信息及分析。
  中国汽车21世纪提供中国汽车市场的动态信息和走势分析。
  新华电子信息为英文版周刊,发布权威的中国IT和电信行业信息。
    社办报刊
  新华每日电讯、参考消息、经济参考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现代快报、国际先驱导报、现代金报、半月谈、瞭望、瞭望东方周刊、环球、中国记者、资料卡片、时事资料手册、摄影世界、中国名牌、中国传媒、世界军事。[13]
    英语电视台
  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英语电视台(CNC WORLD),国际电视新闻传播平台,是CNC的拥有者新华社着眼于当今世界媒体产业迅速发展的新形势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2010年7月1日在香港有线正式开播。24小时滚动播出英语新闻节目,主要内容涵盖以突发事件、重大政治、经济、文化事件为主的世界新闻资讯。CNC内容突出国际视野、中国观察、即时传播、客观表达,为国际受众提供一种新的信息源,更好地了解中国这个快速发展的国家。

岗位解读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