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解读农林牧渔

行业百科

    农业,粮食,豆类,蔬菜及制品,水果及制品,坚果,杂果,干果,咖啡,可可及制品,棉类,麻类,含油子仁,果仁,籽,食用菌,烟草,花木,竹木,藤苇,干草,木炭,植物提取物,动物提取物,动植物油,动植物种苗,家禽,牲畜,养殖动物,蚕茧,蚕丝,羽毛,羽绒,羊绒,生皮,毛皮,动物毛鬃,肠衣,禽蛋,饲料,饲料添加剂,肥料,农药,园艺用具,农用品,农用机械,林业设备及用具,畜牧养殖业设备及用具,渔业设备及用具,粮油加工机械,饲料加工机械,屠宰及肉类初加工设备,农副产品加工,木材加工,家具制造机械,其他等。

一、行业起源
定义:
    农业(Agriculture)为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 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原始农业:
    农业生产的形成和发展在世界各地经历了不同的过程,其基本特点是由几个农业起源中心,通过引种和农耕方法的传播,沿不同的路线向世界各地扩散,并与各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结合,逐步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面貌和农业类型。世界农业发展大体可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四个时期。每个时期农业的特点不同,生产力水平互异,其内部结构与外部联系以及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影响也有很大差别。纵览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进程,探求其形成演变的线索,对于深入认识世界农业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世界农业的起源: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农业的出现和发展大致不超过一万年。人类经过长期的采集、渔猎生活,逐步熟悉了植物和动物的生活习性,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即约在公元前8000年左右开始驯养繁殖动物和种植谷物,人类进入了原始农业阶段。新石器时代后期,陶器的应用和青铜器的发明,标志着人类文化史上蒙昧时代的结束和野蛮时代的开始。  
  
主要农作物的起源: 
    俄国著名的植物地理学家N.I.瓦维洛夫认为,世界植物驯化和早期传播的中心是那些发现驯化植物栽培种类最多的地区。根据有关农作物的考古资料,可以初步得出以下几种主要农作物的起源地区:  
小麦最早起源于西亚和中国。不少学者认为,西亚的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伊朗等同是野生小麦的原产地,并在公元前7000年开始种植。中国学者李潘认为,普通小麦的原产地是在中国的黄河流域。中国是普通小麦的重要原产地和最大的变异中心之一。它在辽阔中国土地上不同的自然条件下,经过人工选择和培育,形成不同的生态变异型。包括具有抗旱和长日照性特点的黄土高原冬小麦型,蒙古高原耐冷凉、干旱的小麦型,华东、华南的喜温、春性和短日照性小麦型,西南云贵高原耐温暖多湿的小麦型,西北耐碱、耐旱的小麦型,青藏高原长日照性、特殊光温小麦型。因此,中国与西亚的两河流域是普通小麦的两个不同起源。至今在云南、西藏一带仍可常见中国特有的野生小麦。   
    玉米种植起源于中美洲。早在哥伦布把玉米传入欧洲的3 000年,墨西哥人和印加人就以玉米为主食。当公元前2000~前1 500年玉米开始被驯化种植时,家种的玉米棒才4.3厘米长。现保存在墨西哥全国农牧林业研究所的墨西哥本地玉米品种有8 200种。玉米从墨西哥传入美国俄亥俄河口附近的匹兹堡(距离约2 000英里),大约用了2 250年(公元前1500~公元前750年)。   
    谷子最早是在中国驯化种植的,其野生型是狗尾草,又称莠绿、毛莠、狐尾草等。从磁山、裴李岗等出土遗址可以确认,谷子又称粟,其果实去皮后称为小米。谷子最晚在8 000年前就已在中国的河北、河南等地普遍种植。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最早从种植粟开始发展起来的农业国。然后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等地。   
    水稻起源于西起印度的阿萨姆邦,东迄于中国云南省的一个椭圆形丘陵地带。早在一万年以前人类便在这一地区的丘陵及河谷从事稻谷驯化和栽培。水稻在亚洲大陆上共有三条传播路线:一是沿布拉马普特拉河及恒河一线;二是沿湄公河向南延伸至东南亚;三是沿长江向东延伸至滨海。   
    大豆起源于中国,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以前,后经中国华北引至朝鲜、日本。豌豆由原产于西亚一带的野豌豆驯化而成。蚕豆由原产于西亚、北非的野蚕豆驯化而成,在公元前3000年已在近东被栽培。从公元前4000年在巴勒斯坦沉积层内发现现在南欧、西亚和中亚种植较多的鹰嘴豆判断,它原产于中东地区。
    棉花原产于印度的印度河河谷。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前,在印度河谷及巴基斯坦的古墓中,就发现棉织品及棉线的遗迹,在公元前3500年前印度的《佛陀经典圣诗》和公元前2800年前印度的佛经中,就有关于织布和棉花的文字记载。公元前1500年棉花才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引种。

主要畜禽的起源: 
    现在畜禽的野生祖先主要分布于西亚、中亚、印度和中国等地。早在原始农业时期,人类在狩猎过程中逐渐对几种重要的畜禽进行驯化,经过长期的改良和培育,成为现今畜牧业的主要饲养对象。   
    据有关资料,伊朗在11000多年前,就对狗进行驯化,美洲约在14000~9000年,英国约克夏在7500年前,丹麦在6800年前,中国在6000年前进行狗的驯化。 
    家猪是由生活在山林草莽和沼泽地带的野猪驯化而来的。猪的驯化以中国最早,其次是西亚地区(距今年6 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养猪已传播到整个西亚及印度和东南亚各国。  
    羊包括山羊和绵羊两种。羊的驯化以西亚地区最早,巴勒斯坦的杰里科地区,早在公元前8500年就已驯养山羊;伊朗北部的里海没岸地区,在公元前6000年也已开始驯养羊。到公元前3000年前后,羊已遍及西亚地区。其中绵羊的驯化可能较山羊稍晚,最早亦出现在西亚地区。
    牛是由野生的乌鲁斯牛驯化而成的。大约在距今5 000~6 000年,在西南亚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已开始驯养。而水牛则是在印度或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南部被驯化的。
    在家畜中,一般认为马的驯化在时间上要较其它畜稍晚。据考证,公元前3000年在中亚草原地区已驯养马并用作运输工具。公元前2000年经土耳其和伊朗传入中东地区。希腊在公元前2000年就用马挽车,埃及在公元前1600年就有有关马的最早驯养记录。   
    驴来源于非洲野驴。其分布区较任何一种非洲的马科分布都要偏北,大体从索马里的经努比亚和撒哈拉高地延伸到阿特拉斯山地。最先被驯化的驴是努比亚变种,后来其它野生驴也相继被驯化。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末期,驴经埃及被引进整个近东地区。   
    家鸡是由野生的原鸡驯化而来的。鸡的驯化以亚洲最早。中国早在公元前1400年就将野鸡驯化为家鸡,印度在公元前1200年也已驯养家鸡。   
    家鹅是在公元前2300年由埃及人将栖息于尼罗河流域的埃及雁驯化而成。接着,到公元前2000年末期,灰鹅和中国鹅也相继被驯化。   
    火鸡学名吐绶鸡,是公元前5000年在墨西哥的瓦哈卡谷地首先被驯化成家禽的。   
    家鸽最早可能是在阿拉伯地区驯化的。早在公元前3100年,在近东地区就出现了鸽子的雕像。埃及大约是在公元前2600年开始养鸽的。   

中国农业的起源:
    中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距今170万至1万年前,已有脱离动物界的原始人类生活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当时尚末产生农业,原始人类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史称旧石器时代,相当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燧取火”’和伏羲氏“以佃以渔”的时代。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采集渔猎的强化,人类常常面临饥饿的威胁。如何获得稳定而可靠的食物来源成了农业起源的动力。
    距今1万至4000年前,也就是史称的新石器时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先人们创始了农业。一般认为,采集活动孕育了原始的种植业,狩猎活动孕育了原始的畜牧业。中国古代有关“神农氏”的传说就反映了原始农业发生的那个时代。
    我国农业发生最早的地区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土壤疏松肥沃,气候温暖干燥,为原始农业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考古学资料表明,黄河中游的磁山和裴李岗文化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遗址中发现大量粟类作物,有的窖穴堆积达2m以上。从出土工具看,不仅有石斧、石刀、石铲、石镰等种、管、收农具,还有石磨盘和石磨棒等粮食加工工具。此外,还表现有猪、狗、鸡的遗骸,说明当时已经形成农牧混合型农业经济。其后的仰韶文化以及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和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均表明黄河流域是我国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之一。
    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为以水稻种植为特色的原始水田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是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存,距今已7000多年。在这里发现有稻谷、谷壳、稻秆、稻叶等遗存,厚20~50cm,此外还发现大量的石斧和骨耜。在相距不远、年代与之相近的桐乡罗家角遗址中还发现籼粳栽培稻并存。这些说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摇篮(图)。其后的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都是这一传统的继续。
    南方地区农业起源较黄河、长江流域相对为晚,较典型的代表有广东曲江的石峡遗址、云南白羊村遗址和福建昙石山遗址,距今5000至3000年。
河北、内蒙古及东北一带北方地区的农业起源与黄河流域原始农业存在明显的渊源关系,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红山文化、富河文化和新乐文化,距今6000至5000年。

二、行业历史及发展

世界农业的发展:
    旧石器时代,火的发明和应用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原始人类以粗制的、没有磨削的石器为工具,学会了使用棍棒、长矛从事狩猎业,并利用篝火烤熟猎物,以维持生存。由于那时地广人稀,猎物丰富,凭借简便的获猎手段,加上从大自然采集极为丰富的果实,以及块根、块茎等植物资源,原如人类足可维持自己简单的生活。他们以血缘族群为单位,游荡于无边无际的森林、草原之中和大河、大湖沿岸,随处猎取生活资料。这种极其原始的生活方式,至今在东南亚、非洲及拉美一些国家仍可以见到。   
    随着冰后期全球气候的变化以及某些动物的绝灭,加之世界人口的逐渐增加,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自然资源数量相对减少,人类依靠原始的工具和传统的方法难以取香港维持其生存所需要的最低数量的食物,于是出现了谋生方法的革命性变革,开始了种植谷物和驯养动物的新时期,原始人类延续了大约200万年之久的采集渔猎生活逐步过渡到原始农业阶段。这种最原始的农业,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并经历了一个极其缓慢的漫长发展过程。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使用工具的进步,如发明了弓箭、磨削的石器、木制工具、骨器,并将磨削石器缚于棍棒上作为武器等。由于原始种植为的出现,形成了农田的雏形。   
    在原始农业阶段的初期,采集及渔猎活动仍占较大比重,但随着劳动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采集及渔猎业所占比重日趋下降,原始种植业和畜牧业所占比重逐步上升,但所提供的食物仅能满足人类全年所需食物的一半左右,因此,人类仍需进行季节性的迁徙,他们一般有两个住所:一个是山洞,另一个是临时居住地。        
    大量的考古发掘表明,世界原始农业起源于北纬40º~南纬10º之间在地理和气候上大体相似的几个地区,它们不多属于半干旱的高地或丘陵地区。如西亚从伊朗的德黑兰平原以西的山前地带,经伊拉克北部、土耳其东南部到叙利亚以及约旦的北部和西部呈“新月形”地区。这里平均海拔高度约为1 000米。早在公元前8000~6000年,该地区就出现了原始农业,人们在这里种植谷物、饲养家畜。在中美洲墨西哥的坦马利帕斯地区,以及瓦哈卡河谷和特瓦坎谷地(海拔900~1 900米)的印第安人早在公元前7000年已开始种植玉米,并驯养羊驼。公元前7500~5000年,中国的黄河及长江流域已开始种植小麦、谷子和水稻,并饲养猪、狗、羊等家畜。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原始农业缓慢地向前发展。据粗略估计,新石器时代的人口大致已达5 000万。为满足世界不断增长的人口对食物的需求,以及由于家畜驯养导致饲料的不足,原始农业的地域上不断拓展,生产技术也有所进步。如西亚地区在公元前6000~5000年出现了简陋的灌溉农业。公元前5000年在埃及尼罗河流域产生了灌溉农业。公元前2500年,印度已普遍种植稻麦。   
    原始农业的最主要特征是生产工具落后,生产水平低下,因而只能靠自然力去恢复地力。表现在耕作制度上,有轮垦制、烧垦制。前者是开掘一块土地后,撒播种子,不进行田间管理,在连续种植几年后弃耕,待地力恢复后再种,有几块土地轮换种植。后者即为“刀耕火种”,先用刀斧砍倒树木,晒干焚烧后做肥料,然后开穴下种,种2~3年农作物,需休闲10~20年才能恢复地力。这类轮歇丢荒的耕作制度是极其粗放地利用土地,不仅生产力很低下而且破坏自然资源,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但在当时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少地多的情况下,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世界农业的传播路线: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世界农业是由少数几个独立的中心向各地传播的。这些中心主要分布在西亚、中美洲的墨西哥和中国。此外,尚有亚洲东南部、非洲西部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但由于各地条件不同,原始农业出现的早晚很不一致,有的地区根本没有经过这一阶段(如非洲和美洲的部分地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而欧洲的中部和西部,当时由于被茂密的森林所阻挡,直到铁器时代才得以开发。  
由于资料缺乏,农业的传播路线目前知道得较少。其中从西亚到欧洲的传播路线有三条:一是往北,穿过土耳其到达乌克兰平原,然后再横过东欧,经波罗的海到达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二是向西越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到达巴尔干半岛,再向北经多瑙河流域到达欧洲中部,并由此传播到大西洋西岸地区;三是向西穿过爱琴海到达希腊,经意大利、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另一支往北到达英国和爱尔兰。由西亚往东的传播路线有两条:一是经伊朗高原,到达印度河流域;二是向东北,沿里海沿岸到达中亚地区。中美洲以墨西哥和安第斯山区为主体的原始农业中心,分别向南、北扩展到南美洲和北美洲。中国原始农业从华北、华南、西南的山区向周围平原地区扩散,特别是黄河流域成为中国最早的农业区域之一。

    原始农业在地域上传播的结果,最后形成了三大谷物产区,即:水稻产区主要分布于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玉米分布于美洲;小麦分布在欧洲、中东、北非、中亚、南亚印度河及东亚黄河流域。   
    农业传播不仅是多种作物的传播,而且包括与之相适应的多种栽培技术以及生活方式的传播。随着动植物驯化的发展,在不同地区逐步形成了两个相应的农业类型,即:森林地区的“刀耕火种”农业和半干旱草原区的游牧业。
    人类在过去一万年来的农耕史,就是人类开拓自然资源和控制、改造、保护自然资源的历史。在漫长的农业实践中,人类陆续开拓了农、林、牧、渔各业,培育了近百种动植物,并积累了大量改造利用不利的自然条件以及一整套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经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农业不仅会保护和强化利用现有农业资源,而且会开拓并合理利用新的资源,逐渐建立起既能满足人类自身持续生存需要,又能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并同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相结合的持续农业。
    如今,根据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农业可分为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近代农业指手工工具和畜力农具向机械化农具转变、由劳动者直接经验向近代科学技术转变、由自给自足的生产向商品化生产转变的农业。现代农业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现代生产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农业的根本特点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交织在一起,受生物的生长繁育规律和自然条件的制约,具有强烈的季节性和地域性;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不一致;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产品大多具有鲜活性,不便运输和储藏,单位产品的价值较低。
    按地理、气候条件和栽培制度的不同,可分为热带农业、亚热带农业、温带农业和寒温带农业;从东南沿海到西北高原,随着自然条件和资源类型的变化,又可分为农区农业、半农半牧区农业和牧区农业。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的来源,是社会分工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的前提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也是一切非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都要受到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制约。
    总之,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发展,而科技发展往往以农业的发展为基础,可以这么说吧,很长一段时间农业的发展带动了科技的发展,而科技的发展又大大的加快了农业的发展,相辅相成。

中国农业的发展:
一、原始农业的初步发展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一开始就具有不同的特点。总的来说,新石器时代的农业活动大致可分为四个区域:黄河流域及其北部,从新石器早期就发展起了以种植粟、黍为主的旱地农业;长城以北和广大西部地区,狩猎经济较发达,出现游牧经济;长江流域广大地区逐渐发展成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田农业;南方和滨海地区农业发生虽早,但因人口稀少、生物资源丰富,采集和渔猎仍占相当大的比重。
新石器时代我国原始种植业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10000年至8000年前为原始刀耕或火耕阶段;8000年至5000年前为原始锄耕或耜耕阶段;5000年至4000年前为发达锄耕阶段。在原始畜牧业方面,经长期圈养驯化,家畜种类有所增加。
二、粗放农业阶段
    到了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的原始农业进一步发展,黄河中下游人口持续繁衍,逐渐成为中原经济文化的中心。夏、商、周王朝相继在这里建立了强盛的国家。夏、商、周属奴隶制时代,历时1300多年。这个时期的农业按原始农业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仍处于粗放农业阶段。
三、北方传统农业的形成与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在社会制度上实现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演变,在农业生产方面则开始了由粗放农业向精耕农业的转变。中国农业最显著的特别就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制度之上,以提高土还生产率为目的的精耕细作。这一特点的发生始于春秋战国时代。
    这一时期,园艺业也有了较大发展,周以前虽然也有蔬菜和果树栽培,但多作为农业的补充而存在。春秋战国时,农圃已经分工。当时栽培果树有20种以上,食用蔬菜有40余种,其中人工栽培者十余种。由此,独立的园艺业初步建立。
    此期畜牧业也有相当大的发展。在西部游牧区,牧业渐成规模,战争中俘获的牲畜常以万甚至10万计。在广大中原地区,因战事、犁耕和积肥等多种需要,六畜被普遍饲养。
    秦汉时期,我国农业在春秋战国开始的道路上进一步发展,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逐渐形成。
    畜牧业方面,相畜术、畜禽良种的选育、牲畜杂交和杂交优势的利用,以及畜禽的饲养管理均有一定进步。在中兽医方面,脉学和症治、阉割去势、本草学方面都有进展,并且制定了一些防疫制度。养蚕业与蚕桑技术继续发展,中国的丝织品和养蚕技术通过“丝绸之路”传至西亚。
    此期,人工养鱼和人工造林也进一步发展,渔业和林业逐渐成为农业中独立的生产部门。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频、政局动荡、人口逃亡、耕地荒废,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但客观上战乱所造成的人口大迁徙也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的融合及农业文化的交流。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更多的民族逐步卷入以种植业为主的洪流中来。由于各族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国传统农业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在秦汉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四、南方传统农业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经济重心一向在黄河流域。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公元3世纪时依然地广人稀、文化落后,农业生产基本上仍然是“火耕水耨”的粗放经营。虽经汉、晋、南朝的持续开发,经济渐成规模,但与同时代的北方相比,仍逊色许多。这种状况直到隋唐五代时始有改变。
    唐朝初期,社会经济曾有过一段空前繁荣的时期。但唐中叶以后,土地兼并盛行,均田崩溃,社会矛盾日渐突出。历时7年的安史之乱使北方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南方因未受战乱直接侵害,社会生产相对稳定;而大量北方人南下,带来了高素质的劳动力和中原先进的农业技术,使得南方农业迅速发展,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宋元时期,全国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东南太湖地区已成为国家经济命脉,农业生产水平远远超过北方。
    公元1368年至1840年,即明初至清朝中叶,除明清交替时有过一段短暂的全国性战争外,中国基本上处在一个统一和安定的政治环境之下。尤其是清朝的建立,结束了中原农业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长期兵争,有利于农业生产沿着精耕细作的道路向纵深发展。
五、近代农业的发展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农业进入近现代发展阶段。从1840年到1949年为近代农业时期,近代农业从无到有,初步发展。1949年至今为现代农业时期,其间颇多曲折,但就发展速度和规模来看,远非前期可比。

三、 行业现状及前景
  
(一)现状:
 农产品总产量较大,产值达到较大规模。
 农业生产品种资源丰富。
 区域化生产格局形成。
 农村人口占绝大部分比重。
 农村发展不均衡等等。
(二)国外农业现代化模式借鉴
1.政府对农业的保护对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至关重要。
2.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业。
3.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现代化的根基。
4. 完整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5.政府对农业的集中统一领导。
(三)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分析
1、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6最”思路:
.最有效利用自然资源
.最大效率的提高经济效益
.最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
.最大程度的市场化运作
.最大可能的规模化生产
.最大可能的运用科学技术
2、现代农业遵循的基本原则
.基础地位不动摇原则
.产业协调原则
.生态位原则
.市场约束原则
.环保原则
.比较优势原则
.科技导向原则
3、现代农业发展的十大方向
.由“平面式”向“立体式”发展
.由“自然式”向“车间式”发展
.由“固定型”向“移动型”发展
.由“石油型”向“生态型”发展
.由“粗放型”向“精细型”发展
.由“农场式”向“公园式”发展
.由“机械化”向“自动化”发展
.由“陆运式”向“空运式”发展
.由“化学化”向“生物化”发展
.由“单向性”向“综台性”发展
转变之一:由“平面式”向“立体式”发展
.农业生产中巧用各类作物的“空间差”和“时间差”,进行错落组合,综合搭配,构成多层次、多功能、多途径的高效生产系统。
.例如:
.高矮间作
.长短套种
.喜阴与喜光共生的农农式、农林式、农牧式、农牧渔式、农果蜂式等。
.又如:葡萄园内套种黄瓜并养蜂可以明显提高产量。因为黄瓜苗会分泌葫芦素等化学物质,对葡萄常见病虫害有抑制作用,而蜜蜂授粉则能显著提高产量。
转变之二:由“自然式”向“车间式”发展
.现在多数农业依赖自然条件,“靠天吃饭”。经常遭受自然灾害的袭击,受自然变化的干扰。未来农业生产多在“车间”中进行,由现代化保护设施来武装。
.如:
.无土栽培、植物工厂、气候与灌溉自动测量装备等。
.现在已有相当部分的农作物由田间移到温室,再由温室转移到具有自控功能的环境室,这样农业就可以全年播种,全年收获了。
转变之三:由“固定型”向“移动型”发展
.在发达国家,出现了一种被称为移动农业的“手提箱和人行道农业”的农业经营方式,形成农民居住地与耕地相分离的格局。
.人分别在几个地方拥有土地,在耕作和收获季节往往都是一处干完了活,提上手提箱再到另二处去干,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农具使用率并不误农时。“手提箱和人行道农民”基本上以栽培谷类作物为主,谷类作物一般不需要经常性的田间管理,就能长得很好。再加之有便利的交通运输工具,优良的农业机械促成了“手提箱和人行道农业”的发展。

转变之四:由“石油型”向“生态型”发展
.即根据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各能量转化规律建立起来的一个复合型生产结构。
.如:匈牙利最大的“生态农业工厂”是一座玻璃屋顶的庞大建筑物,地上的作物郁郁葱葱,收获的产品被送进车间加工,其废渣转入饲料车间加工后再送到周围的牛
栏、羊舍、猪圈和鸡棚,畜禽粪便则倾人沼气池。这家工厂的全部动力,都来自沼气和太阳能。它可为10万城镇人提供所需要的粮、禽、蛋、奶及菜。
转变之五:由“粗放型”向“精细型”发展
.精细农业又叫数字农业或信息农业。精细农业就是指运用数字地球技术,包括各种分辨率的遥感、遥测技术、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地
理信息技术等技术结合高新技术系统。近年来,精细农业的范围除了耕作业外,还包括精细园艺、精细养殖、精细加工、精细经营与管理,甚至包括农、林、牧、养、加、产、供销等全部领域。
转变之六:由“农场式”向“公园式”发展
.农业将由单位经营第一产业到兼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
.农场将变为可供观光的“公园”,呈现出一派优美的自然风光,农产品布局美观合理和富有艺术观赏的价值,游人漫步其间,尽尝果品的鲜味,趣在其中,心旷神恰。

转变之七:由“机械化”向“自动化”发展
.农业机械给农业注入了极大的活力,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大大地节约了劳动力,促进了城市化进程,也促进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这些机械将要进一步发展为自动化。
.如,法国的农户中约有50%拥有个人电脑,美国已有10%的农场主使用计算机。预计,今后会有更多智能化机器人将参与农业的管理。
转变之八:由“陆运式”向“空运式”发展
.所渭“空运农业”就是利用飞机将各种蔬菜、水果、花卉等从原产地源源不断地空运到大工业城市,满足市民的需求。
.如:日本各地兴建了新机场,在机场附近建起了“空运农业园地”,集中栽种并将产品空运到大城市出售。
.目前日本空运货物中有30%是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如小葱、芦笋、草萄、鲜蘑菇、西红柿、葡萄、批把、菊花、郁金香等。

转变之九:由“化学化”向“生物化”发展
.减少化学物质、农药、激素的使用,转变为依赖生物化,依赖生物自身的性能进行调节,使农业生产处于良性生物循环的过程,使人与自然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协调发展。

转变之十:由“单向性”向“综台性”发展
.“石油农业”、“生态农业”都属于单向性发展的农业,各是一种极端农业类型的代表。未来农业可能朝向介于两者之间或者取两者优点的综合性农业方向发展。
.如:
.有机肥、绿肥和无机态氮、磷、钾肥相结合;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也要靠化学手段和生物手段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
.农业生产要在综合考虑经济、就业、环境、自然文化景观、食品保健等方面后,再进行科学安排的一种模式。
4、现代农业发展的十大模式
(一)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针对现代农业投资大、能耗高、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等提出的。即在经济和环境协调方针指导下,总结吸收了各种农业方式的成功经验,运用生态学与经济学原理以及系统工程方法,因地制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并与传统农业精华相结合,合理组织生产,实现高产、优质、
高效与持续发展目标,达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统一。
(二)都市农业
.立足于城市而发展的一种特色农业。
.内容可以表现为:
.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
.工厂化农业(设施农业、精细农业);
.庄园农业(都市农庄);
.农业高科技园区等等。
(三)白色农业
.含义:
.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使组织培养、农业微生物利用进人产业化:由于操作人员穿白衣白帽,在无菌工厂中工作,俗称白色农业。
(四)蓝色农业
.含义:
.由于陆地资源的日渐缺乏,人类目光开始转向海洋,开始向这个蓝色聚宝盆索取资源。人们通常将这类农业称之为蓝色农业,即指海水农业。
(五)绿色农业
.含义:
.绿色农业,就是利用“绿色技术”进行农业生产的一种体系。
.基本内容:一是指生物的多样性;二是指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保持人、环境、自然与经济的和谐统一,即注意对环境保护、资源的节约利用,把农业发展建立在自然环境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三是指生产无污染、无公害的各类农产品,包括各类农业观赏品等等。
.“绿色技术”,简单地说,就是指人们能充分节约地利用自然资源,并且生产和使用时对环境无害的一种技术。

(六)数字农业
.美国科学家在1997年正式提出的
.指在地学空间和信息技术支撑下的集约化和信息化农业技术。
.具体地讲,数字农业技术系统是以大田耕作为基础,定位到每一寸土地。它从播种、施肥、灌水、田间管理、植物保护、产量预测到产品收获、运输、贮存管理的全过程实现数字化,全部应用遥感、遥测、遥控等先进技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细作业,知识管理和信息驱动,使每寸土地都得到最优化的。

(七)基因农业
.含义:
.基因农业就是指人类利用DNA重组技术、克隆技术等生物技术培育新的、安全的食物。
.意义:
.生物技术突破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及初种之间的界限,实现了界间转移,极大地拓宽了生物界初科优势及其利用。
.使农业生物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通过对特定基因进行控制,就可以生产出安全的食品。
.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现有的农作物品种,创造斩的动植物品种,从而使高技术农业成为现实。
(八)网上农业
.含义:
.网上农业指人们利用电脑网络开展农业信息技术服务,指导农业生产的方式。
.涉及内容:
.如气候、土壤、水与物种等环境资源信息;生产资料供求信息
.农产品生产、流通、价格信息
.科技、教育、政策法规等信息。
(九)沙漠农业
.以色列为典型代表,依靠现代化的沙漠农业创造了人均生产总值1.7万美元的奇迹。
.启示:科技就是资金,就是资源.就是生产力,沙漠也能出现现代化农业。
.具体做法:
.先建立农业科技推广生产体系.在严重缺水地方使用温室栽培和滴港进行农业生产。
.以色列人均水量只有320立方米.相当世界人均水量的1/33,但滴灌技术使蜘蛛网似的逆水管能够做到哪里有绿色,哪里就有滴水灌溉。
(十)太空农业
.含义:
.利用太空这一特殊的环境研究和培育农作物新品种。
.我国把水稻、苫茄的种子送入太空,出现了显著变异,如稻稳变长、籽粒变大、抗逆性增强等。
.美国用这种方法培育出的大豆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太空农业在21世纪将形成新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对策与建议
.现代农业发展一定要从我国的国情和发展
阶段出发,具体抓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1、农业生产条件的建设。
.包括: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设施农业建设
.生态环境建设
.2、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
.就是要把信息技术和传统工具的进步有机地结合起来。
.3、农业劳动对象的现代化。
.为农民提供优良的种子;
.采用先进育种技术使种子本身现代化,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率。
.4、科学的栽培和技术。
.抓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建立科学的生产操作规范,提供标准化技术服务。
.5、对农民的科技文化培养,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
.要高度重视对农民的培训,培养现代化的农民。要形成较为完善的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培训网络体系,通过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为发展现代农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6、现代化的加工、贮运、保鲜技术。
.农产品加工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要通过转化加工,把初级农产品的精华提取出来,生产出营养价值更高、经济价值更高、受消费者欢迎的食品,不断扩大销量。
.7、农民经营组织现代化。
."公司十农户"是种好的形式,但存在着脱节的地方,资产量大的公司和规模较小的农户要建立一种平等的谈判地位不太可能。因此,公司与农户之间应建立一个农产品专业协会,由农户组成的专业协会与公司进行谈判,提高农户的谈判地位,并对农户的自身行为进行监督。同时,龙头企业也要逐步成立专业的行业协会,成为一个进行自我调控和行为自律的主体。
.8、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现代化。
.近年来,现代的农产品市场建设硬件设施和制度法规都建立了不少,要重视市场信息体系建设,目前关键是为农民提供完整的、准确的信息。
.9、建立严格的农产品品质管理。
.过去人们主要是注重农产品的营养含量,现在更注重安全性。由于是现代农业,就会有大量的非传统投入,其中有一部分对食品的安全有破坏,需要引起注意。
.10、现代农业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保护。
.我国加入WTO后,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手段应该根据WTO的规则进行调整。我们过去支持农业的政策,存在最大的两个问题是,农业补贴过多地补贴在价格上、补贴在流通环节上,这两点都被列为WTO的黄箱补贴,是受WTO限制的加入WTO后,我国只允许有两类补贴政策,一类是政府的补贴旨在提高农业和农民的潜在素质,不直接扭曲价格,称为绿箱政策;另一类是有可能扭曲价格的补贴,称为黄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