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解读基金

行业百科

    基金(Fund)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基金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设立的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例如,信托投资基金、公积金、保险基金、退休基金,各种基金会的基金。人们平常所说的基金主要是指证券投资基金。证券投资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基本分析法,技术分析法、演化分析法,其中基本分析主要应用于投资标的物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上,技术分析和演化分析则主要应用于具体投资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判断上,作为提高证券投资分析有效性和可靠性的重要补充。

 

一、基金行业起源
    基金起源于英国,由于产业革命极大的推动了英国生产力的发展,国民收入大幅增加,社会财富迅速增长,人们希望能投资海外,却苦于资金量小和缺乏国际投资经验,因此萌发集合众多投资人资金,委托专人经营和管理的想法,证券投资基金由此诞生。历史上第一只基金——“海外及殖民地政府信托基金”是1868年在英国成立的,当时该基金主要是以英国海外殖民地的公债投资为主,它的创立标志着基金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早期基金多为契约型的,1879年,英国《股份有限公司法》公布,投资基金脱离原来的契约形态,发展称为股份有限公司式的组织形式,现在英国以公司型基金为主。
二、中国基金业发展历史
    中国的投资基金起步于1991年,并以1997年10月《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颁布实施为标志,分为两个主要阶段。
   (一)、1997年10月前投资基金的发展状况
1991年10月,在中国证券市场刚刚起步时,“武汉证券投资基金”和“深圳南山风险投资基金”分别由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和深圳南山风险区政府批准成立,成为第一批投资基金。此后仅于1992年就有37家投资基金经各级人民银行或其他机构批准发行,其中“淄博乡镇企业基金”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于1993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是第一只上市交易的投资基金。1993年初,建业、金龙、宝鼎三只教育基金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在上海发行,共募集资金3亿元,并于当年底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截至1997年10月,全国共有投资基金72只,募集资金66亿元。其特点表现为:
    1、组织形式单一。72只基金全部为封闭式,并且除了淄博乡镇企业投资基金、天骥基金和蓝天基金为公司型基金外,其他基金均为契约型。
    2、规模小。单只基金规模最大的是天骥基金,为5.8亿元,最小的为武汉基金第一期,仅为1000万元。平均规模8000万元,总规模仅66亿元。
    3、投资范围宽泛,资产质量不高。绝大多数投资基金的资产由证券、房地产和融资构成,其中房地产占据相当大的比重,流动性较低。1997年末的统计调查结果显示,其投资范围大体为:货币资金14.2%,股票投资31%,债券投资3.5%,房地产等实业投资28.2%,其他投资占23.1%。
    4、基金发起人范围广泛。投资基金的发起人包括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财政和企业等,其中由信托投资公司发起的占51%,证券公司发起的占20%。
    5、收益水平相差悬殊。1997年,收益水平最高的天骥基金,其收益率达到67%,而最低的龙江基金收益率只有2.4%。
    中国投资基金业的起步阶段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包括:
    第一是基金的设立、管理、托管等环节均缺乏明确有效的监管机构和监管规则。例如,大部分基金的设立由中国人民银行地方分行或者由地方政府审批,其依据是《深圳市投资信托基金管理暂行规定》等地方性法规,没有统一的标准,甚至在名称上都存在较大差异。在基金获批设立后,审批机关也没有落实监管义务,基金资产运营、投资方向等方面均缺乏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
    第二是一些投资基金的运作管理不规范,投资者权益缺乏足够的保障。例如,部分基金的管理人、托管人、发起人三位一体,基金只是作为基金管理人的一个资金来源,而基金资产与基金管理人资产混合使用,账务处理混乱。又如,基金托管人并没有起到监督作用,基金管理人的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监控。
    第三是资产流动性较低,账面资产价值高于实际资产价值。投资基金的大量资产投资于房地产、项目、法人股等流动性较低的资产,同时存在资产价值高估的问题。例如,20世纪90年代中期,部分地区房地产泡沫逐渐消除时,沉淀在房地产的资产仍然按照成本计价而没有按照市价进行调整,使个别基金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实际资产价值。
    (二)、1997年10月之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在1997年1O月的出台,标志着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进入规范发展阶段。该暂行办法对证券投资基金的设立、募集与交易,基金托管人、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持有人的权利和义务,投资运作与管理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范。1998年3月,金泰、开元证券投资基金的设立,标志着规范的证券投资基金开始成为中国基金业的主导方向。2001年华安创新投资基金作为第一只开放式基金,成为中国基金业发展的又一个阶段性标志。与此同时,对原有投资基金清理、改制和扩募的工作也在不断进行之中,其中部分已达到规范化的要求,重新挂牌为新的证券投资基金。
    截至2002年11月底,共有17家正式成立的规范化运作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了54只契约型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和17只开放式基金,其中封闭式基金发行规模达到817亿元,市值约773亿元,历年合计分红超过200亿元,开放式基金管理规模564亿元,并出现多种投资风格类型。与此同时,《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及实施准则、《证券投资基金上市规则》、《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也为证券投资基金的规范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监管力量加强,为基金业的运作创造出良好的外部环境,并推动基金业的迅速发展。多部基金法规相继出台,中国证监会基金监管部作为基金监管的主要实施部门,在基金管理公司与基金的设立、运营、托管等方面实施高效监管,起草中的《投资基金法》一旦正式颁布施行,也将成为中国基金业发展的核心法律依据。
    2、基金规模日益扩大,对市场的影响也日益重要,逐渐成为证券市场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其中既包括新发行的封闭式与开放式基金,也包括原有投资基金经清理、改制和扩募之后形成的规范化运作的证券投资基金。目前受中国证监会监管的证券投资基金市值总和已接近800亿元,相当于沪、深两市流通市值的7%左右。
    3、基金品种日益多样化,投资风格逐渐凸现。从1998年第一批以平衡型为主的基金发展至今,已出现成长型、价值型、复合型等不同风格类型的基金,尤其是随着开放式基金的逐步推出,基金风格类型更为鲜明,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方位的投资选择。
    4、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竞争格局,基金管理公司开展广泛的对外合作,学习先进的管理与技术经验,推动基金产品与运营的创新为中国加入国际金融市场竞争奠定了基础。
三、中国基金业现状和发展前景高管调查
  在中国开放式基金刚刚度过10周年,又迎来了第十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国际论坛》召开之际,2011年 11月证券时报社向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的60多家基金公司发出了"中国基金业现状和发展前景高管调查"问卷,由各家基金公司的总经理或其他高管参与调查,调查回收有限问卷54份,占已成立基金公司总数的约80%。
  调查问卷涉及到中国基金业经营现状,发展前景,公司治理、制度创新、产品创新、渠道拓展等方面的16个问题,为市场各方深入了解基金业提供了一个参考。
  行业前景:谨慎乐观为主
  在接受调查的54家基金公司中,有43家(占比79.63%)对未来3-5年中国基金的前景持谨慎乐观的看法,这里所说的谨慎乐观是指预期规模增长幅度能达到20%到100%之间,也就是3万亿元到5万亿元之间。
  不过,由于近四年股市和基金市场的整体低迷,有6家基金公司预计3-5年后中国基金业规模仅能增长20%以内,甚至可能有所减少。
  4家基金公司对基金业发展前景非常乐观,预测3-5年后资产规模能够增长100%,即达到5万亿元以上的规模。
  目前状态:陷入瓶颈,亟待突围
  近几年基金业发展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54家基金公司中有41家基金公司认为,目前中国基金业处于陷入瓶颈,亟待突围的状态,占比超过了75%。
  此外,分别有7家基金公司和6家基金公司选择了出初创期,步入成熟期和积聚能量,稳健发展期。
  发展缓慢主因:制度、渠道和客户体验
  近几年中国基金业发展步伐缓慢,目前面临着诸多问题。在基金公司高管心目中,制度瓶颈、单一强势销售渠道和客户体验不好是三大主要原因。
  54家基金公司中选择制度瓶颈是主要原因的达到了49家公司,占比超过了90%,成为本次调查中所有问题和选项中认同度最高的项目之一。其次是38家基金公司选择了单一强势渠道,34家基金公司选择了客户体验不好。
  除了上述三大原因之外,股市总体表现不佳、基金人才储备不足流动过大和银行等其他理财产品竞争分别被31家、23家和22家基金公司选择为主要原因,占比在40%到60%之间。
  突围方向:治理结构和产品创新
  "突围"是本次特刊的主题,基金公司也在不断寻找突围的方向,在绝大多数基金公司看来,股权治理结构和产品创新是突围的主要方向。在54家基金公司中有42家选择了股权治理结构,同时有42家选择了产品创新,占比为77.78%。
  考核机制及投资理念也被过半的基金公司选择,54家基金公司中有28家选择,另有26家和25家基金攻速选择了基础市场建设和渠道管理能力。
  此外,人才和海外市场也有基金公司选择,分别有22家和11家基金公司选择了人才发展战略和海外市场业务拓展作为基金业的突围方向。
  发展格局:多元化是大方向
  中国基金业经历了13年发展,开放式基金经历了10年的发展,基金行业已经初具规模,未来3-5年的发展格局将发生怎么的变化?近四分之三的基金公司高管预测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具体表现为大基金公司靠综合能力,小基金公司靠基金特色。
  其次有11家基金公司高管认为,未来3-5年基金市场份额不断向少数大公司集中,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另有4家基金公司认为基金业将进入战国时代,基金公司激烈争抢市场份额。
  公司治理关键问题:经营短期化
  近几年基金业发展中,公司治理结构重要性在不断加强,各种治理结构问题不断出现。近7成基金公司认为治理结构目前最关键的问题是是基金公司经营短期化问题,基金公司管理层为了短期规模、短期业绩排名等短期指标而牺牲了长远的发展。
  其次是16家基金公司选择了难以平衡股东、公司与持有人利益是公司治理的关键问题,占比接近30%。另有1家基金公司选择内部人控制是目前公司治理的关键问题。
  完善治理结构:允许内部股权激励呼声最高
  基金调查中为完善治理结构提供了公司组织结构多元化、允许内部股权激励,增加独立董事数量和话语权,设立持有人大会常设机构四个选项,其中允许内部股权激励的呼声最高,54家基金公司中有多达49家公司选择了这个选项,占比超过90%。
  选择组织结构多元化的基金公司也不少,达到了38家,占比为70.37%,此外有6家基金公司选择了设立持有人大会常设机构,有3家基金公司选择了增加独立董事数量和话语权。
  最期盼的制度变革:401K计划
  目前基金业的一些制度已经成为阻碍行业发展的原因之一,在所有制度变革中, 401K计划最被期待,在54家基金公司中有33家最期待这一制度变革,占比为62.26%。
  其他制度变革被最期待比例小于50%,23家基金公司最期待的制度变革是放宽基金投资范围,包括放宽基金投资基金,投资黄金、房地产信托等资产。
  16家基金公司最期盼的制度变革是基金法修改完成。另有11家和4家基金公司最期限的制度变革是允许发展公募对冲基金和允许基金从业人员买卖股票。
  最期待的股市改革:增加现金分红
  A股的基础市场建设是基金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基金公司期待着股市向健康方向发展。在54家公司中,有33家基金公司最期待增加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占比超过60%。
  分别有13家、12家和11家基金公司最期待的股市改革是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增强上市公司股东意识,此外,还有7家基金公司期待规范募集资金使用。
  渠道拓展重点:银行渠道和网上直销
  渠道是基金市场的生命线,在各类渠道中,基金公司最期待的两个是银行渠道和网上直销。54家基金公司中43家选择了深耕银行渠道,占比接近80%,其次是选择网上直销的有40家基金公司,占比超过70%。第三方销售渠道也被给予厚望,有29家基金公司重点选择。
  券商渠道和基金直营店分别被15家基金公司和14家基金公司选择进行渠道重点拓展。